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医院新闻

卓越康复丨从ICU插管到成功脱机的康复之路

阅读:

导语

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张爷爷(化名)因呼吸衰竭、肺部感染等十余种基础疾病,入住杭州顾连玺桥康复医院重症医学科(ICU)。面对危重及复杂的病情,医护团队凭借精湛的康复技术和多学科协作,成功脱机拔管,转出ICU。

 

“老太婆今天来了吗?”

“来了,就在外面,马上你就见到她了 ”

Tip

 

01

病情危急:多重疾病下的危机

张爷爷患严重肺部感染、呼吸衰竭,合并胸腔积液、低蛋白血症、脑出血后遗症等十余种基础疾病。长期卧床和免疫力低下导致他病情反复,呼吸机成了维持生命的“必需品”。但插管时间越长,脱机难度越大,并发症风险也越高。而气管插管、胃管、尿管的使用会带来多种功能障碍(运动功能障碍、日常生活能力障碍、吞咽功能障碍、言语功能障碍),因此,尽早脱机、拔管缩短疾病病程成为治疗团队首要任务。

Tip

 

02

专业介入:多学科团队定制康复方案

1. 稳定生命,精准评估

顾连玺桥杨玉敏主任带领的ICU团队第一时间为张爷爷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,稳定生命体征。通过床旁支气管镜肺泡灌洗、积极抗感染治疗,同时联合营养科制定高蛋白高热卡饮食计划,改善低蛋白血症增加营养,为后续康复打下基础。

 

2. 早期康复,避免功能退化

在生命体征平稳后,康复团队立即介入:

 

呼吸训练:通过体外膈肌起搏、呼吸肌抗阻训练,逐步恢复肺部功能。

气道管理:每日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、振动排痰,加强气道廓清。

运动康复:借助电动起立床、功率自行车,运动康复预防肌肉萎缩,增强肢体力量。

3. 心理与吞咽双重支持

针对张爷爷的阿尔茨海默病和吞咽障碍,团队通过认知训练、电刺激治疗改善脑功能,加强吞咽功能训练,并逐步从胃管过渡到自主进食,减少误吸风险。

Tip

 

03

成功拔管:个体化脱机策略

经过治疗,张爷爷的感染指标下降,呼吸肌力量显著提升。医护团队通过“标准化脱机流程”逐步降低呼吸机支持参数。最终在严密监测下,成功拔除气管插管,转为高流量吸氧。

家属感言

 

“ 没想到我老伴能这么快脱离呼吸机,转出ICU!从插管时的焦虑到拔管后的惊喜,医护让我们倍感安心。”

Tip

 

04

康复亮点:为何顾连玺桥能创造奇迹?

多学科医生团队:由重症医学科、心内科、呼吸内科、神经内科、神经外科、康复科、营养科医师共同组成多学科医师团队,提供专业的临床治疗。

 

重症康复治疗团队:由心肺康复、物理康复、作业康复、言语康复、中医康复等治疗师共同组成重症康复治疗团队,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治疗。

 

重症护理团队: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护理团队提供重症康复护理,如:人工气道管理、气管切开护理、人工膨肺、机械通气护理、中心静脉置管护理、俯卧位通气、肠内、肠外营养支持。

Tip

 

05

专家提醒:这些信号需警惕呼吸危机!

长期卧床或慢性肺病患者若出现气促、痰多、咳痰困难、血氧下降,应及时就医;

脱机后需坚持呼吸训练,预防感染复发。

(本文案例已进行匿名化处理,治疗细节仅作科普参考,具体方案请遵医嘱。)